close

老人服務老人 躲不掉的趨勢【中國時報 2009.07.08】

台灣社會的人口老化速度凌駕歐美,預估四十年後,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將占全台人口的三分之一,屆時財政負擔將是超高齡社會的隱憂。 

 隨著醫療的進步,人類身體機能衰退的速度逐漸減緩,老年的定義以及相關的心理意涵必須改寫。而技術的變革與分工的細密,使得體能雖減,但經驗老到的銀髮族仍可保有生產的效能,延緩退出就業市場的時間。 

日本是老化問題最嚴重的國家,也是最先正視老年勞動問題的國家。筆者在日本旅遊的時候,在餐廳常見滿臉皺紋的老服務生;在街頭巷尾,偶而也會遇到灰髮老 人推著坐輪椅的白髮老人。在老人的國度,已難奢望年輕人奉養,現實狀況也不允許,老人服務老人、照顧老人的觀念逐漸被接受。 

愛爾蘭詩人葉慈詩云:「衰朽的老人無非卑微瑣碎,細棍子上擺盪的一件破衫…」這已是過時的觀念。在超高齡的社會裡,成功的老化必須具備生理健康、功能最 佳與生活自主幾項要件,而這些特點,在持續就業的老人身上正可驗證。工作可讓老人保有成就感與歸屬感,對於老人的身心健康極有助益。工作未必要有給職,義 工、社區服務、經驗傳承都很有意義。 

筆者以為,為因應人口老化帶來的財政困境,退休年齡必須重新定義,延後是一個方法,若能做到個別化,視當事人身心狀況來訂定會更理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