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狂牛症診斷準則 看衛生署長耍嘴皮【自由時報 2010.12.15】

為了狂牛症與二代健保,楊志良署長成了各方箭靶,實在太冤枉。

狂牛症的極可能案例, 上週剛被披露時,楊署長第一時間表示應「公開透明」,但日前在立院答詢卻改口說「只有疑似個案,沒有狂牛症,何來隱匿?」前後判若兩人。文獻顯示,人類狂 牛症的臨床診斷準則,其專一性(specificity)為一百%(將非案例誤認為案例的機率為零),而歷來所有極可能案例,經解剖後確診的比率為一 百%。

用白話來說,人類狂牛症的診斷準則分為可能、極可能、確診三個階段;前兩者由臨床症狀與實驗室檢查來判定,確診則須靠解剖。這次榮總提 出的個案報告為極可能案例,也就是病患的症狀與腦攝影檢查,符合診斷準則裡極可能的條件。問題來了,為什麼疾管局讓此案例停留在極可能,而不強制解剖,以 確診之?

疾管局的理由是家屬拒絕。但是不解剖,永遠無法確診,因為診斷準則就是這麼規定。所以楊署長可以說台灣沒有(確定)案例。

只 是,文獻顯示,臨床上只要診斷為極可能案例,後來接受解剖者,百分之百都會確診,至今為止,從來沒有說本來是極可能案例,解剖後卻翻盤,變成不是人類狂牛 症的。疾管局的專家當然了解,雖然欠缺解剖佐證,此例其實就是人類狂牛症,但為了美牛進口,當時能公布嗎?誰又是幕後的決策者?

健保法修正三讀, 在一代與二代之間折返跑,治國如兒戲,這局面豈是楊署長所能掌握?美國的健保改革,成敗由歐巴馬一肩扛起責任,馬政府呢?馬總統總攬黨政大權,卻任憑行政 與立法部門鬥法,胡亂拼湊法條,這樣的立法品質能看嗎?美牛與健保名義上由楊署長把關,背後其實另有主事者。別再讓楊署長做肉砧,馬總統,踹共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