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陀螺最近成了學童新寵,每當下課鐘聲一響,許多人手掌一翻,手指一彈,便這裡那裡跳起一支支陀螺的旋轉芭蕾舞。

人類玩陀螺已有上千年歷史,然而陀螺是誰發明的?最早在哪個國家出現?猶待考證。陀螺的台語為什麼叫「干轆」?也是一個有趣的問題。

小孩流行玩陀螺,也有一段很長時間,但每個世代的陀螺種類並不一樣。阿公阿嬤小時候玩的是傳統木陀螺,把棉線纏繞陀螺身體,再往地上用力一甩;爸媽可能玩過響陀螺,也就是轉起來會嗡嗡叫的陀螺;而兄姊或許還保留帶有發射器的戰鬥陀螺。

陀螺轉動以後,為什麼就不會傾倒下來,甚至可以站在指尖上維持平衡?這是因為物理學上的「角動量守恆原理」。沒聽過這樣的原理?何不暫時拋下指尖陀螺,上網或上圖書館研讀相關資料?

陀螺不管再怎麼轉,它的轉軸始終保持固定方向,而因為這樣的物理特性,使得陀螺儀成為重要的航行指針,等於是飛機的眼睛。陀螺還有哪些應用?值得進一步探討。

吳晟在〈負荷〉一詩,把父親為了子女辛勤工作,比喻成孩子手中拋出的陀螺,讀來生動感人。除此之外,能不能發揮想像力,把陀螺比擬成其他人事物,以做為寫作材料?

發揮創意,找到陀螺的各種玩法,不只讓陀螺在指尖,也在腦海轉呀轉,才是聰明玩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