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到了,功課不多,孩子們在家中客廳蹦蹦跳跳,玩得好不開心!

突然,電鈴響起門一開,是樓下叔叔,他一臉怒氣大罵:「這麼晚了,吵什麼吵?」媽媽見狀趕緊過來道歉,但爸爸不甘示弱,遠遠拋來一句:「才八點多,是有多晚?這麼怕吵應該住到山上去!」

鄰居之間為了居住品質遭破壞而發生衝突的情形,在地狹人稠的台灣屢見不鮮。最常見是抱怨鄰居太吵,比如敲敲打打、半夜洗澡、大聲彈琴或唱KTV,都可能引發抗議。也有人放任小狗隨地解便、在樓梯間擺雜物,或者在電梯裡抽菸而被鄰居檢舉。

鄰居每天照面,如果衝突不斷,不僅對雙方都是折磨,也可能鬧到不可收拾。最近中部就有兩戶鄰居,因停車位問題互不相讓,竟然縱火洩恨,為小事賠上性命。

台灣的住家大都共用牆壁與樓板,容易彼此影響,人人都應學習為鄰居著想—我這麼做,會不會干擾到人家?如果不能確定,可主動詢問樓上樓下:我有沒有吵到你們?

吵不吵,很主觀,如果鄰居意見相左,可請大樓管委會或其他住戶評斷。也可通報環保單位或警察局,讓公權力介入。假使依然無解,可向法院提出告訴,千萬不要訴諸暴力。

鄰居之間衝突升高,常因表達的口氣與態度不佳。家中爸媽若是如此,可提醒他們平心靜氣,好好跟鄰居叔叔阿姨溝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