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名實之辯【國語日報 2014.07.09】
食藥署要求含米量未達百分百的米粉必須改名,引發爭議。莎士比亞說,「玫瑰不叫玫瑰,亦無損其芬芳」,名是包裝,實是內容物,改名以後,實質不變,這是名與實關係的一種看法。
然而玫瑰不只有字典上的定義,更激起個別想像,比如戀人可能想到婚禮,醫生卻會想到皮膚疹塊,一旦玫瑰不叫玫瑰,所有衍生意涵也會消失。孔子認為所有名位都有正統定義,「必也正名乎」,但荀子卻說,名稱沒有固定的實質內涵,而是約定俗成,道理就在此。
傳統西方哲學認為世間萬物都有本質,語詞的意義存在於相對應的本質,也就是名與實,可以像螺帽與螺釘一對一吻合。然而語言哲學家維根斯坦打破這項迷思,主張語詞的意義在用法中產生,一個名詞隨著使用時間與情境的改變,就會附著不同意義。
比如精神分裂症這個疾病名稱,原本只是中性詞語,但使用日久,在病患與家屬眼中,沾染了負面意涵,最近改名為思覺失調症。換了一個病名,病人的腦部病變不會有實質改善,卻能提振自我形象,帶來正面感受。
米粉原以純米製作,但業者多年來早已添加其他澱粉來改變口感,消費者也已習慣。許多日常用語的定義,不像科學名詞硬如鐵板,而是承載了複雜的文化內涵。名與實的關係,值得用更寬廣細膩的角度來看待。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