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是半死文字 讓學生讀白話文版的中國經典
◎沈政男
十二年國教課綱高中組,日前提案要求將文言文比例由原先的45%至55%降到30%,這是進步思維,能把台灣學生從胡適口中的「半死文字」逐步解放出來。
死文字是沒人看得懂也沒人使用的文字,比如希臘文與拉丁文,半死文字則是部分詞語還有人看得懂也有人使用的文字,比如文言文。這是胡適九十年前的看法,以現狀來看,文言文比半死還多死了一些。
有人說,「微積分也用不到,為什麼高中要教?」殊不知「用不到」跟「沒人用」是兩回事;日常生活用不到微積分,但繼續深造就用得到,而文言文則是除了念中文系以外,不管走到天涯海角,幾乎永遠都不會使用。
有人說,「讀文言文有如蹲馬步、打底子,可讓白話文變好。」錯了,文言文讀多了,只會讓文言文變好,不會讓讀寫白話文的能力變好。台灣有不少純文學作家喜歡寫文白夾雜的句法,以為那是比較好的白話文,其實是「死了四分之一」的文體。當代最好的白話文來自中國小說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他的句法完全洗去文言文的影子,因為他只有小學五年級的學歷,長大後才自修文言文,而這時筆法已經成形。事實上當今中國小說家的白話文普遍比台灣好,原因之一,就是人家專注於寫出讓普羅大眾都能看得懂的白話文。
《莊子》、《史記》、《古文觀止》等中國古文,毫無疑問是世界文學瑰寶,值得台灣學生汲取養分,但司馬遷已是二千多年前,古羅馬文豪西塞羅那時代的人了,如今歐美學生必須讀西塞羅的拉丁文嗎?一想到台灣學生能讀《史記》原文,就令人毛骨悚然。應把這些中國經典,請最好的台灣作家翻譯成白話文,讓學生不只方便學習,也可吸收更多,而非困在詰屈聱牙的文言文裡。此外,西洋文學經典也可翻譯成優美的白話文,成為國文教材的一部分。
減少教科書文言文比例,多出來的時間可以用來教白話文,讓學生集中心力把真正用得到的「活文字」,在聽說讀寫上都學到更好。如果還有時間,就拿來學外文。台灣四面鄰國使用不同語言文字,應該跟荷蘭、瑞士一樣,讓國民有機會學習多國外語。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