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遷怒【國語日報 2015.08.19】

蘇迪勒颱風來襲,造成全台多處停電,雲林有民眾不滿等候數十小時仍未復電,竟毆打搶修配電設施的台電人員,並毀損工程車,引來輿論痛批。

颱風天停電,「元兇」是吹倒電桿、壓壞電線的強風,屬於天災,但民眾不探究停電規模與搶修難度,只急著要工程人員像魔術師一樣,揮手唸咒電力就來,否則拳腳相向,正是遷怒的典型表現。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有了憤怒情緒,就像心底捲起巨浪,壓著胸口難受,很容易就近尋找無辜的人事物發洩,而遭殃者便如同台語講的,「掃到颱風尾」。

遷怒在家庭、學校、職場都十分常見。工作出錯被上司指責,轉身歸咎下屬辦事不力;上班時不敢回嘴,下班後對配偶發飆;大人心情差亂罵小孩,小孩無人可罵,只能找貓狗出氣。

親友同事之間的遷怒,頂多破壞感情,但公共領域裡的遷怒行為,卻可能造成社會損失。比如近年來在醫院裡,常有心急的病患家屬,謾罵甚至毆打醫生護士,打擊醫療人員士氣;也有家長不清楚老師的管教緣由,動輒到校興師問罪,影響教學。

顏回不遷怒,獲得孔子讚賞,一般人也可透過努力改掉惡習。首先要克制盛怒之下的發洩衝動;其次要探究原委、找出真相,而非放任情緒主宰;最後,增強同理心,學習體會別人處境,也能減少遷怒行為的出現。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盛怒 歸咎 學習體會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ophy 的頭像
    Sophy

    Origami

    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