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地震之島【國語日報 2015.04.29】

上週花蓮外海發生規模六點三的地震,主震加餘震一日之內五度搖晃全台,不少人被震得驚慌失措。隔天四月二十一日,恰好是台灣史上災情最慘重的關刀山大地震發生八十周年,當時造成新竹到台中地區三千多人死亡。

台灣地處大陸板塊的交界,板塊之間碰撞擠壓,每年引發多達兩萬次的地震,其中有感地震約五百次,規模六以上的強震每年平均有三次,百年來更發生十六次規模七的強震,甚至曾有一次規模八的超級地震。

規模指的是地震釋放的能量,只用數字表示,而震度才有級數,這點經常被混淆。規模每升一,能量增加三十倍,比如九二一地震規模為七點三,就比上周地震大三十倍。如果上週地震就足以驚嚇北部居民,那麼九二一地震給中部人帶來多大創傷,可想而知。

地震雖可怕,但沒有地震就不會有造陸運動,也不會擠壓碰撞出今日的台灣。地震也持續改變台灣島的地貌,比如一六九四年台北發生康熙大地震,在今天的三重蘆洲地區造成陷落,形成大湖,郁永河曾在《裨海紀遊》裡提及,至今該區域地勢仍相對低漥。所以說台灣是地震之島。

也是多地震的日本,城鄉到處可見地震避難中心,而且經常做逃生演練,相較之下台灣實在太過鬆懈。一天五連震提醒台灣人,必須做好防震工作,與地震和諧共存。

arrow
arrow

    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