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過去,大地回春,正是出遊好時節,許多兒少跟著家人在國內觀光,甚至坐飛機出國拓展視野,玩得好不開心。

外出旅遊雖然好玩,但心情放鬆之下,也容易釀出安全問題,尤其是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國外。兒少出國最常發生的危險是迷路,本來隨著父母在人群裡前進,一被新奇事物吸引,邊看邊走,等到回神過來才發現家人已不知去向。

兒少要避免出遊迷路,必須跟緊家人,切莫單獨行動。出國前可請爸媽備妥自己的照片,如果迷路才容易請警方協尋。國外地鐵與遊樂園經常爆滿,尤須特別當心,而如果一時被人潮沖散也不要慌張,應留在原地等候爸媽找過來。

雲霄飛車、大怒神這類遊樂設施,是不少兒少的最愛,坐在上頭俯衝迴旋,十分刺激,但玩之前最好衡量自己的體能與膽量,以免導致身心不適。

搭飛機基本上都很安全,但有時也會遇到亂流,造成機身上下震盪,這時務必遵照機組人員的指示,坐在座位,繫好安全帶。兒少搭車,如果年齡或個子太小,應使用安全座椅,確實保護身體。

出國旅遊拉肚子,古人說是「水土不服」,其實是飲食衛生問題。在國外,尤其是衛生條件較差的地方,一定要常洗手,而且最好不要吃衛生堪慮的生食。

平安出遊,歡笑返家,讓所有人不必為自己操心,才是最快樂的旅遊。

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春節期間,親友來家裡拜年,有的人會把長輩當成隱形人,不吭一聲,等到人家主動問候,或者爸媽拋來一句「看到人不會叫啊?」才低著頭扭怩回應。

然而也有人落落大方,不管是家族聚會、社區活動,或者在電梯裡遇見鄰居,總能揚起嘴角,親切地向對方打招呼。

打招呼是基本社交禮儀,從小就該學會,但部分家長只關注孩子的課業,忽略生活教育,使得不少兒少不只沒養成打招呼的習慣,還認為這是過時的繁文縟節—「我一年才看到你一次,為什麼要裝熟?」

抱持上述觀點的人可以想想,當自己一個人進到別人家裡,如果所有人都默不作聲,沒人講一句「你好,請坐」,該有多麼尷尬?打招呼代表友善與歡迎,是最簡單的社交潤滑劑。

念書時整天與熟悉的師長同學為伍,打不打招呼顯得無所謂,但進入職場以後,接觸陌生客戶與同業的機會非常多,如果看到人還是表情木然、嘴唇緊閉,恐怕難以給人良好的第一印象。

打招呼未必要虛偽做作,一個淺淺微笑、一句問早道好,就能讓人如沐春風。人際關係專家卡耐基,曾列出幾個讓自己受歡迎的秘訣,其中之一就是對人微笑。

有些人不跟人打招呼,乃因一看到不熟的人就臉紅羞怯,不曉得該講什麼。學習與長輩、鄰居打招呼,可以磨練社交技巧,讓自己變得更成熟。

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偶像劇都這麼演:一位女孩雙手捧著一疊書,才剛走出圖書館,隨即從側面走來一位正在低頭滑手機的男孩,女孩要閃避已經來不及,砰的一聲掉了滿地書,卻也撞出了一段戀情。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因為邊走路邊滑手機而導致的事故,可就沒那麼浪漫了。最近便有一位企業家,疑似在飯店邊下樓邊滑手機,不幸失足跌傷而過世。

美國統計,將近八成的人認為「走路分心」是個嚴重問題,而導致分心的因素,最常見的就是用手機講電話跟滑手機,其他還有邊走路邊交談與聽音樂等。

走路、上下樓梯,三歲小孩都會,因此給人錯誤的安全感,以為靠著身體感覺與眼角餘光,就能平穩前進,殊不知人一栽進手機世界,心神被占領,根本不會注意到下一步就要踩空,掉進危險境地。

邊走路也要邊滑手機的人,必須當心是否已有手機成癮的問題,手眼一有空就要壓壓按按小螢幕,否則就會感到焦慮。這樣的人恐怕吃飯、上課或辦公,也會三不五時查看手機。

街上常有年輕人邊走邊聽耳機,好像擅用時間,但回家以後卻又無所事事。也有學童在馬路上邊走邊談笑,越走越靠近車道,差點釀成車禍。

生活中充斥者電子產品,已帶來過度刺激,而走路正是一個讓眼耳休息的時機。專心走路不只確保安全,也能給心靈留一點自由空間。

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彰化縣政府打算將縣內一所小學的閒置教室,改裝為日照中心,好讓失智失能老人家前來參加活動,未料竟遭家長反對,只好擱置計畫。

少子化與人口老化以後,出現校舍過剩與需照顧老人家驟增的現象,於是有人想到,若能利用空教室做為阿公阿嬤的活動空間,就不必另外興建日照中心,當可節省長照支出。

老人家來到學校,除了在自己的教室上課,也能與同學談談人生經驗,教導他們如何度過成長的考驗。中午一起用餐,聊起物質匱乏的年代,營養午餐的剩菜剩飯必定減量。即使重度失智失能,阿公阿嬤可當最好的觀眾,安靜欣賞同學們的各項表演。

年輕人的活力與歡笑,會在祖孫互動中感染老人家,讓他們重新找到生命的活力,比藥物還有效。老人家白天來活動筋骨,晚上睡得更好,不會半夜吵醒兒孫,等於幫助了一個家庭。日本動畫《崖上的波妞》,就描繪了老幼共學的美好畫面。

家長反對老幼共學的理由,乃擔心老人家散播傳染病,其實這是過慮,因為來上學之前,醫生都會幫阿公阿嬤做體檢,不讓病菌闖入學校。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古聖先賢描繪的大同世界,如今台灣這麼富裕,此一理想已非遙不可及的烏托邦。老幼共學對老人家與幼童都有好處,切勿讓落伍觀念阻礙社會進步。

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周末早晨,有人可以在家泡杯咖啡、烤片麵包,享受休閒時光,但也有人必須拿起鐵鎚、走上鷹架,奔忙在建築工地。

行醫能救人,教書可以作育英才,開餐廳會聽見顧客打飽嗝,但在生產線組裝電子零件呢?只能面對冰冷無語的機械,得不到肯定與讚賞。

有人工作累了可以準時下班,生病了可以請假休息,但也有人為了一家老小溫飽,必須喝提神飲料、抽菸嚼檳榔,甚至吃止痛藥,繼續打起精神做工。

上述這些勞動圖像,是否充斥在台灣社會?台灣的平均工時名列世界前幾名,德國勞工一周只要工作二十七小時,但台灣勞工必須上班四十一小時。因此,台灣修改《勞基法》,從今年初施行「一例一休」制度,就為了縮短工時,改善勞動條件。

最近有位同學寫日記抱怨,『因「一例一休」導致東西變貴、日子越來越苦』,實有誤解。物價上揚有多種原因,包括預期心理與刻意哄抬,而勞動條件改善,長期來說對於勞工家庭絕對有利。

台灣每年有兩千多人死於口腔癌,他們絕大多數是吃檳榔的勞工,平均過世年紀才五十多歲,讓許多孩子沒了爸爸。縮短工時,讓勞工多休息,當可減少這類遺憾。

壓榨勞工以謀取最大獲利,已是落伍的觀念,如今各國都知,唯有體恤勞工辛勞,讓他們保持身心健康愉快,才能提升生產力。

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長照行政業務因欠缺跨部會整合,陸續有人提議設置「長照局」或「長照司」;其實,長照只是老年照顧一環,與其設置單一功能單位,不如成立整合老年保健、醫療與照顧的「老健司」。

人口老化問題嚴重,但台灣尚無統整老年照顧問題的單位。預防保健、就診住院、長期照顧分別歸屬國健署、健保署與社家署管轄,容易在銜接上造成斷裂,讓老人家從照顧大網掉落。

在當今老年照顧範疇裡,最沉重也最棘手的挑戰,是失智海嘯來襲,未來需長照老人家,一半以上會有認知功能障礙。政府目前也想設置失智症防治整合單位,何不成立「老健司」,同時掌管失智與長照業務?日本就是這麼做。

成立「老健司」以後,也可統整長照業務。長照涵蓋服務網絡督導、財源徵收、中央與地方協調等縱向連結,與醫療、社福、保險等橫向協調工作,一定要有專責單位統整,而九成以上長照需求來自老人家,因此可由「老健司」承擔。

若成立「老健司」,可負責推行稅收制的「長照2.0」,將來若改採保險制,也可由「老健司」與健保署合作,一起搭建長保架構。長保雖可視為健保的附加險,但因業務性質不同,應另由掌管老年照顧的單位統籌。

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有個自稱是日本人後代、擁有國外學位的人,出了一本書描繪二戰前在台出生的日本人,叫好又叫座,但後來卻被揭穿,原來作者的身分與學歷都是造假。幾年前也有一名青少年用類似方法騙吃騙喝,甚至騙倒了前總統。

為什麼這些人敢撒下這樣的漫天大謊?沒有人天生擅長說謊,再惡劣的騙子,都是從小逐漸養成惡習。

想買雄偉精美的鋼彈超人,但爸媽一定不准,只好謊稱弄壞了同學的玩具,必須賠償;在客廳玩球,撞碎了花瓶怕被罵,於是嫁禍給家中寵物。還記得說謊的瞬間,心中浮現怎樣的感受?是不是既有趨吉避凶的欣快,卻也同時浮現一絲絲罪惡感?

阻止一個人說謊的內在力量有兩股,一者出於同理心,不忍別人被騙,另一者源自道德意識,不願離經叛道。這些拉力宛如幼芽,若細心呵護,就會長成正直的人;反之,若一再摧殘,則可能墮落成騙子。

說謊的動機通常有三種—想得到的超過自己能力、該承受的想要避開,或藉此操控別人,因而動了歪腦筋。有說謊習慣的人應該自省,是否太貪心了?太懦弱了?還是想要吸引別人注意?並據以改掉惡習。

人在說謊的瞬間,都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因為當下心思已被非分之想蒙蔽。說謊是一顆鮮豔的毒果,如果不能遏止吃它的衝動,當謊言被拆穿,往往後悔莫及。

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年金改革座談引發部分軍公教退休人員激烈抗議,他們的訴求之一,是「十八趴」不該立即廢止,因為需要這些錢來養老。既然如此,其實有個兩全其美之道,也就是把花在「十八趴」的國庫支出,挪做長照財源。

長照2.0」目前一年編列約兩百億預算,若再加上菸捐調漲,約可籌措每年三、四百億財源,這樣的金額雖已較「長照1.0」大幅成長,但距離閣揆林全日前表示,「長照未來可能每年需要上千億財源」,仍有一段距離。要彌補此一財源缺額,不是增加稅收就是開辦長照保險,但目前看起來都有難度,不如把每年花在「十八趴」的八百億預算,拿來填補落差。

部分領「十八趴」的人說,基於「信賴保護原則」,應該讓他們繼續領,但他們有沒有想到,多少沒「十八趴」可領的退休族群,窮到連失智失能以後,要找人照顧都沒錢,需要國家提供長照服務?由此觀之,當有許多人比軍公教更難安度老年生活時,若繼續把稅收花在「十八趴」,已屬不公不義。

長照是最沉重的養老支出之一,長照若做好,軍公教退休族群也可得到妥善服務,不違背當初政府照顧他們老年生活的承諾。

政委林萬億剛好身兼年金改革與「長照2.0」兩項計畫的統籌人,何不思考此一「一兼二顧」的辦法?

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戰後期,納粹鐵蹄踏遍歐洲,軍警伸出魔爪扼住平民喉嚨,將他們拖往位在德國與東歐的集中營,連老弱婦孺都不能倖免。

集中營裡的生活如何?惡名昭彰的波蘭奧許維茲集中營,入口掛著大字:「勞動建造自由。」能工作的做到倒下為止,沒體力的送往毒氣室,電影《美麗人生》就描繪集中營裡一名父親,即使身處人間煉獄,依然為愛子營造天堂幻象的故事。

「我們在空中鑿出一個墓穴,那裡寬闊可躺」,保羅策蘭的詩寫出了集中營的可怕。受難者大都是猶太人,他們從歐洲各地被載往波蘭古城克拉科,以為即將展開新生活,未料火車轉彎,繼續駛往奧許維茲,電影《辛德勒名單》便忠實復刻了這段場景。

克拉科猶太教堂有面受難紀念牌寫著,「泥土勿覆彼等血液」,語出《聖經約伯記》,意指讓他們的哭嚎永無歇息之處,可見多麼悲痛。

近代德國出過康德、歌德等人文巨擘,也培養好多傑出科學家,但文明發展的結果卻是誕生了納粹。阿多諾說,「奧許維茲之後,寫詩是野蠻的」,因為思想與藝術無法阻止人類走向自我殘殺之途。

對德國人與猶太人來說,納粹符號與手勢標誌著難以承受的恥辱與創痛,因此不願世人再度使用,而國際也都能理解。台灣同學若能補強相關認識,就可興起同理心,不至於再誤觸禁忌。

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到過美麗的度假勝地巴里島沒有?二○一八年以後,前往旅遊記得自備購物袋,因為屆時巴里島已禁用塑膠袋,而這樣的改變,都源自一對十五歲與十三歲姊妹的努力。

梅拉蒂與伊莎貝爾,在學校聽老師講述曼德拉與甘地的故事以後,興起見賢思齊的壯志—雖然我還是孩子,但也想成為重要人物!左思右想,她們注意到巴里島的河川與海面被丟棄了大批塑膠袋垃圾,既破壞美景又影響生態,於是決定採取行動。

她們成立「掰掰塑膠袋」網站,藉以號召志同道合的同學與朋友,不久就組織了一支二十多人的團隊。她們利用假日到社區與景點分送環保袋,並鼓吹民眾不要使用塑膠袋。後來為了擴大影響力,她們更發動連署,想要累積一百萬個簽名,來引發更多共鳴。

只是,到哪裡去找這麼多人連署?姊妹靈機一動,想到了遊客眾多的機場,於是前往求見機場經理,在數度碰壁後獲得首肯。她們最後甚至學習甘地,展開絕食行動,終於喚醒政府,採納姊妹建議,訂下了禁用塑膠袋時間表。

「兒童雖只占人口的兩成五,卻是人類百分百的未來!」梅拉蒂姊妹勉勵其他孩子,兒童也可以發揮影響力,讓世界變得更美好。台灣也有嚴重的塑膠袋濫用問題,政府將在一○七年擴大限用範圍,或許同學們也有機會為環保貢獻一份心力。

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