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魔鬼交易 醫德可拋【聯合報 2010.04.14】

高醫許姓醫師涉嫌摘除健康人的器官、將檢體掉包,詐領保險金,醫院連帶遭健保局處以 巨額罰款。先前已有三位地區醫院醫師因涉及同一系列的詐騙案遭撤銷醫師證書,如今連醫學中心都淪陷,這恐怕是台灣醫療史上最不堪的醜聞之一。

此事件最讓人痛心的實為醫療倫理的斲喪。判刑、罰款或可彰顯法律正義、殺雞儆猴,但醫界形象的隳敗卻是難以挽回的代價。近年來醫師光環江河日下,如今發生 如此傷害醫德的事件,白袍上的汙點恐怕越來越難以洗清了。

「准許我進入醫業時,鄭重地保證自己要奉獻一切為人類服務」,莊嚴的醫師誓詞彰顯醫業的淑世利他傳統,想不到醫療庸俗化的步伐如此之快,讓人心驚,為了個 人利益竟可以將醫療倫理拋諸腦後,與魔鬼交易。

醫界切莫以個案看待此一事件。醫療的理想色彩逐漸黯淡幾乎是普遍的現象,甚至已內化到醫師的價值系統。前一陣子醫學生「想自省反被譙」,標舉理想者被譏為 「可能吃了迷幻藥」,醫界對於光環的褪色瀰漫著無力、犬儒的傾向。

衛生署長出面痛批,健保局也祭出重罰,這對於心存僥倖、有意鋌而走險的醫療人員多少是當頭棒喝。這類勾結舞弊的流言在醫界時有所聞,醫師開立診斷書的時候 常有掮客介入,如果不能把持自己,容易淪為不法集團利誘的對象。

但健保局對於醫院處以高達上億的罰款,與其申報的廿幾萬健保費相較實在不成比例,難免啟人疑竇,似乎健保局是為了洗刷把關不利的形象,藉題發揮。在醫院上 班的醫師都知道,院方管理多以行政層面為限,對於醫師的實質醫療內容不會、也沒有時間介入,健保局將此事件歸咎於醫院督導失當恐過於嚴苛。

健保局祭出重罰以後,某些醫院為避免類似損失,未來可能要所有醫師簽下切結書以釐清責任歸屬。果真如此,醫師與醫院的信任關係將嚴重受損,這對於亟須團隊 合作的醫療行業來說相當不利。

此事件凸顯醫院必須重新檢討醫師的自主空間與外控機制。醫師脫離住院醫師階段以後,大多不愛、也不會被人監督,這是對主治醫師行使職務的尊重。但事實證 明,任何不受監督的人都可能墮落而不自知,醫院必須研擬防腐措施。

一葉知秋,醫界必須深切自省了。台灣醫界有光榮的傳統,多少前輩奉獻給斯土斯民,包括高醫的創始人杜聰明博士,他們的魂魄正在天上俯視著我們!

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貴族化健檢 未必是好【中國時報 2010.04.08】 

和信醫院黃達夫院長提醒貴族化健檢的可能後遺症,值得醫界省思。健保財務吃緊,各大醫院苦思另闢財源之道,但醫學倫理的界線仍應守住。

     對一般人來說,先進炫亮的儀器好像無所不能,可以預知所有重大疾病,給人翻閱生死簿的錯覺,即使花再多錢也值得。但健檢的項目、頻率、成 本效益都有醫學根據,醫院應依當事人的危險因子做個別化建議,不宜誇大儀器效能,遊走醫療廣告化的界線。

     醫院健檢競相走奢華風,將醫療行為框金又包銀,長遠來看對醫界形象未必有利。醫療畢竟不是休閒產業,經濟再怎麼富裕,醫療仍應保有平民大 眾皆可及的素樸色彩,俯身低眉、垂詢病苦的姿態,不能被奉承權貴的身段取代。

     民眾醫學知識有限,對醫療人員又非常信任,即使從商業行為的角度來說,也屬於買賣雙方資訊不對等的狀況。從事健檢的醫療人員應謹守「知情 同意」、「自主」的倫理原則,讓當事人在充分了解檢驗的必要與代價後,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判斷。

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哥斯大黎加公投 台灣呢?【自由時報 2010.4.4

「我們必須讓他們在各縣市負起責任,並且清楚明白,縣市首長如果不能在自己的區域贏得(自由貿易協定 公投)勝利,未來三年不可能從中央政府拿到一毛錢。」這段恐嚇式的文字,於二○○七年出現在哥斯大黎加,由執政黨民代寫給總統,目的在於操弄民意,爭取支 持中美洲自由貿易協定。

類似的奧步,如今也在台灣被提出。哥斯大黎加的經驗可資借鏡。哥國為了是否簽署協定, 舉國喧騰數年,中美洲自由貿易協定有美國參加,面對超級強權、資本主義堡壘,哥國人民看到的不只是經貿大餅,更擔心外來勢力的介入、環境衝擊與農工階級的 利益。ECFA則將台灣與充滿敵意的中國送做堆,疑慮比哥國還大,自當更為謹慎。

哥國執政黨一開始也不打算辦公投,因為自恃已掌握國會多數的贊成票(該協定須經國會認可),眼見社會紛爭日益熾烈,最後才主動提案交付 公投表決。而根據台灣最新電子媒體民調,支持ECFA公投的比例升高到五成四,已成主流民意,馬政府沒有理由再拒絕公投。

國民黨民代提議拿 財政補助逼縣市首長就範,代表馬政府急了!當民眾對於ECFA的疑慮越來越大,馬政府如果還堅持簽署,顯然與民意相左,應交付公投表決,才符合民主原則。 

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補助未婚生子 別大驚小怪【中國時報 2010.03.30】 

最近,外傳政府有意補助未婚生子,筆者以為其用意應出於扶持弱勢,而非提振生育率。接納未婚生子並非否定傳統家庭價值,而是讓躲在社會角落的未婚媽 媽享公平待遇。

     在歐洲,未婚媽媽與一般母親享有同等法律地位與社會福利。與刻板印象不同的是,未婚懷孕已非單純的青少年現象。同居生子、單身生子、先生 後婚、甚至同性戀生子,這些非傳統的生育模式在歐美國家越來越多,多元的家庭結構已是工業化社會趨勢,未婚生子不應再蒙受道德批判。

     目前政府的生育津貼多有「合法婚生」限制,明顯差別待遇。政府可用教育輔導管道來減少輕率的懷孕,但孩子既已出生,不論是否婚生都應獲得 相同待遇,才符合公平原則。

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歐巴馬! 捍衛馬英九的ECFA【聯合報  2010.03.25】

美國健保改革法案通過,歐巴馬在立法過程中展現國家領導人的毅力、魄力與理想性格, 足為目前民調低迷的馬總統師法。

歐巴馬擎起改革旗幟,勇於承擔,讓人們以「歐巴馬的健保改革」稱之,就因為有此擔當,如今才能享受勝利的成果。馬總統就任以來,一方面為了恪守分際,退居 各項改革的二線,另一方面卻又獨攬黨政大權,成為眾矢之的,其結果就是功歸別人、過失自負。健保費調漲就是一例,衛生署長楊志良博得喝采,卻無人了解馬總 統的折衝過程。

馬總統必須找到展現施政魄力的舞台,從揭櫫理念、宣揚政策,到說服民眾,能像歐巴馬一樣與該項改革綁在一起,承擔所有成敗責任,才有機會扭轉輿論的刻板印 象。

就總統職權來說,台灣與美國不同,如今最適合馬總統揮灑的議題當屬ECFA。馬總統應親自出馬,向輿論說明這項攸關台灣長遠經貿發展的協議,並嘗試說服反 對意見。讓「馬英九的ECFA」這樣的說法浮現,代表馬總統願意承擔所有功過,展現領導魄力。

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考績法爭議/全方位考評 防齊頭濫權【聯合報  2010.03.21】

考績法修正草案遭公務體系反彈,衡諸反對理由,大都起因於對新制的誤解,考試院應詳加說明釋疑,切莫在改革的路上退卻。

改革方案被窄化為「百分之三丙等」,於是有齊頭式平等、惡化主管濫權之慮。外界忽略了另有百分之五優等的規定,整體來看這是管理學上所謂強制比例制,員工 表現最好與最差的分居兩端,大部分表現達平均值,符合統計學的常態分布。此制度不僅可增加相互競爭的動力,也能改善目前打考績虛與委蛇的現象。

外界質疑公平合理的評分機制何在?其實新制將評分簡化為工作績效(而且比例提升)與工作態度兩項,並剔除流於主觀的操行評分,已朝「客觀行為評估」的方向 改進。要進一步化解此類疑慮,應減少考評表格上的「印象分數」項目,增加操作型、數量化的考評,例如在工作態度方面可以計入顧客滿意度。

考績制度不僅能做為公務員表現的獎懲根據,也是提升組織效能的管理工具,而主管除了是打考績等地的人,更是考績管理系統的執行者。透過考評,主管可與員工 雙向溝通,了解員工的訓練需求,甚至看出組織發展的問題。考試院未來應實地稽核公務機關的考績管理系統、考評方式,並列為單位主管的績效。

至於最為人詬病的主管單方由上而下的評分方式,可引進私人企業盛行的三百六十度評分來改善。考績不必由單位主管全權評定,應該同時衡量上級、同僚、下屬與 顧客的全方位意見,以減少個人主觀的偏見。

打考績應該整合於組織願景與年度計畫,在年初就要啟動,由全體員工共同擬定各單位年度績效目標、行為觀察指標,以做為年終考核的依據

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教官 脫掉【自由時報 2010.3.20

高中女生在升旗典禮集體「脫褲」,抗議新來的教官任意限縮服裝規定。其實同學要脫掉的不僅是不合理的 生活規範、保守的管理窠臼,更重要的,是要脫掉教官依然盤據校園的怪現象!

軍人理應上前線保家衛國,至少也該駐守陣地,操練勤務。近年軍隊 裡軍紀渙散,許多離譜、無厘頭的行為層出不窮,已到了敗壞軍人形象的地步,如果教官那麼擅長生活管理,可以回到軍隊好好整飭,而不是留在高中校園,看著小 女生穿短褲感到礙眼。

教官出身於保守制式、講究服從的軍事體系,與學校教育培養公民意識、提升創造力的原則相左,何以高中校園仍然要保留教 官的設置?教官在校園大都擔任生活教育的工作,以帶兵的潛意識來管理學生,其後遺症就是與時代脫節,更會窒息學生的青春活力。

高中學生需要 的是活潑的教育、耐心的栽培,而非斯巴達的軍事管理。學校是社會的縮影,在學期間應讓學生在民主的風氣之中耳濡目染,學習公民社會的溝通與表達方式。而這 些教育標的並非教官所能達成,應將生活教育的任務轉移給一般老師。

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生抗議/理性訴求 體驗公民教育【聯合報 2010.03.19】

台南女中同學為了抗議學校的穿著規定,集體在升旗典禮「脫褲」爭取自主權。比起日前 中興大學發生的學生亮刀事件,這是更為成熟理性的訴求手段,也是一堂公民教育的實習演練。

學生透過部落格、手機彼此討論串聯,以和平又富有創意的方式表達訴求,則是極為老練的社會運動技巧。由部落格的發言顯示,學生把抗爭的理由陳述清楚,並號 召同學加入,甚至部分師長也響應,最後並獲得學校善意的回應,相信師長與同學都上了寶貴的公民課。

近來陸續傳出學生為了住宿、服裝這類瑣碎的日常議題與學校槓上,凸顯學校的管理不能再墨守窠臼,一味要求學生遵守規定。

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子計程 早該上路【中國時報 2010.03.11】

國道收費將於民國一○一年改採電子計程,這是趕上國外潮流、符合本地交通特性的做法,值得國人支持。

     當開著電子配備豐富的汽車,行駛寬闊迅速的八線大道,風馳電掣享受現代生活便利之際,卻屢屢要被老掉牙的人工收費措施 打斷開車節奏。

     民代以為電子收費有加稅之嫌,其實路程精算以後計費才能公平又合理。以電子化前的收費總額除以全年車輛總里程,很容易得出未來應收的里程 單價。以行駛國道的全部距離計費,完全合乎比例原則,也能杜絕目前常見的短途跑票,一毛錢也不用繳的現象。某些收費站的位置不時引起地方民眾反彈,或要求 廢除,或只能單向收費,都是目前計費不合理的證明。

     近年國道南來北往通常只剩收費站之前會壅塞,全面電子計費以後車行順暢,節省的時間成本難以估計。此外,車子 不須走走停停,不僅省油也能減少排碳,附加的環保效益不能忽略。

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濫用網路 倫理教育不足【聯合報  2010.03.07】

疑似流連街頭、不修邊幅的精障女子,遭大學生以架設臉書專頁的方式集體窺伺、嘲諷其生活點滴,凸顯年輕人濫用網路的狀況與相關教育之不足。

網路社群帶有匿名、眾人可即的特性,一群素昧平生的人戴著面具交會在虛擬空間,人性的陰暗面貌不怕赤裸示人,什麼話題都敢談,任何語言不忌諱。這類的網路互動,雖有光鮮亮麗的多媒體包裝,骨子裡就是往昔的公廁門板塗鴉—猥瑣低俗,不負文責。

架網站拍攝女子的動作,表面上像是窺人隱私,其實只是為了分享所見,滿足表現慾,也就是被觀看的原始潛意識。年輕人風行自拍,習慣用網頁寫日記講心事,虛擬的觀看與傾聽者廉價易得,於是各種輕浮、無厘頭的網路愚行層出不窮。

不須曝露身分又能得到回應,躲在家中卻有眾人聚會的集體感,這是虛擬社群迷人之處,卻也是沉淪的誘惑。架設網站觀人日常瑣碎,等於幾百個人共處虛擬空間,在人背後評頭論足,可謂「群居終日,言不及義」,並非網路正面用途。

學校有意以記過懲處學生,其實可藉此事件當作網路倫理教育的開端,教導學生網路世界的本質與行為分寸。

此外,學生或許因為對於街友、精神病患等弱勢族群的處境太過陌生,才會出現此等欠缺同理心的行為,學校可安排同學參與相關志工團體,實地體會他人的苦難,應能提升學生社會意識。

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