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良心道德」是可檢驗的【蘋果日報 2014.09.09】

針對餿水油事件,食藥署官員表示,即使油品多次通過GMP檢驗,也未必完全沒問題,因為還有「良心道德」驗不出來。大錯特錯!「良心道德」是可以檢驗的。
「良心道德」之所以驗不出來,乃因台灣還停留在食品安全,也就是吃了不會拉肚子的層次,其實食品除了衛生,還要講求真實性,確保消費者吃到的,是貨真價實的東西。食品真實性如何確保?答案是必須建立「可追溯性」,也就是食品產製履歷。

油品應列追溯系統

歐洲的橄欖油就是最好的例子,橄欖油產地、品種眾多,商人為了牟利,經常魚目混珠,賺取價差,引發消費者抗議,因此近十年來歐盟已逐步推行橄欖油的「可追溯性」標章制度,規定油品必須載明產地與品種,讓消費者一目了然,才能獲得油品來源認證標章。 
「良心道德」能不能檢驗,關鍵在於知不知道方法。以歐洲橄欖油來說,「可追溯性」可用橫斷面與縱斷面兩種方式來確認。橫斷面檢查,就是抽驗油品的成分,由脂肪酸種類與比例來判斷橄欖油品種,必要時可輔以DNA分析。而縱斷面檢查,則是到產地訪查,實地稽核工廠。 
以這次的餿水油事件來說,食藥署每年抽驗幾萬件油品,卻不知餿水油存在,乃因GMP驗的是病菌、毒物,根本沒有「可追溯性」的概念,當然不會去管油品來源是豬油,還是餿水才會有的雞油。其實豬油與雞油的脂肪酸種類數目不一樣,要驗出油品來源並非不可能,必要時,也可以採用更精密的DNA檢驗來確認。 
上述方法屬於橫斷面溯源,至於縱斷面,就得靠實地訪查。食藥署先前曾到出事的強冠油廠訪查5次,但未發現不法,原因在於那些訪查都是頭痛醫頭,爆發棉籽油事件就加強沙拉油的稽核,不管豬油。強冠的豬油原料來自地下餿水油工廠,官員更是一無所知,因為目前制度不管原料來源,未來如果油品必須標示履歷,那麼所有食用油從原料到成品的完整生產鎖鍊,都會攤開在陽光下檢驗。 
食藥署最近才公布「應建立食品追溯系統之食品業者」草案,但裡頭竟未涵蓋油品,應予以增列。此外,檢驗「良心道德」要花錢,建立油品「可追溯性」的成本恐會轉嫁到消費者,但注重食品衛生的台灣人應該可以接受。 

arrow
arrow

    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