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分數以外【國語日報 2015.01.21】

今年升高中免試入學的超額比序有兩種制度,一個是台北市採行的十量尺,也就是依答對題數,將考生分成十級,每一題都可能影響排名,而另一個是其他縣市使用的三等地四標示,只要答題在一定範圍,就給相同成績。

免試的意義,應該是不以考試分數當成升學依據,但因少數明星高中競爭激烈,眾人搶讀,家長們又反對以抽籤決定,只好還是求助於分數。最早的聯考,後來的基測,都將分數奉為圭臬,如今的會考,如果題題關鍵不能閃失,等於走回頭路。

考試分數可以反應學習成果,但分數不等於讀書,而讀書也不等於教育。有些科目,無法用選擇題來衡量學習成果,比如作文;有些科目,難以用考卷來評分,比如美術與音樂;更有許多學習領域,必須在生活中展現成果,而非考場,比如同理心與領導力。

考試命題有一定框架,測不出創意與潛力。不久前,台大化學系四年級同學趙彣的論文,登上了國際知名的《科學》期刊,當年大學學測,他只拿到六十級分(滿分為七十五級),但因他從高中就對做實驗很有興趣,而獲得學測面試教授青睞。

分數只是一種外來肯定,許多升學考試的英雄,出了社會沒有分數加持,生涯發展頓失方向。分數競爭太過激烈,也易養成錙銖必計的性格。分數以外,還有更寬廣的學習天地。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學測 免試 考試分數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ophy 的頭像
    Sophy

    Origami

    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