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身心障礙者開一扇公平的窗【國語日報 2014.10.17】

媒體是閱聽大眾了解社會各角落人事物的管道,應該像一扇敞開的窗,將世界的原貌帶到每個人的眼前,然而媒體在報導身心障礙相關議題時,卻經常變成拙劣的畫師,模糊、扭曲,甚至醜化了身心障礙者的形象。

今年六月,屏東一名男子透過網路約見一位國二女學生,並與其發生性行為多次,觸犯妨害性自主罪,對於這則新聞,報紙標題以「精障憨男」來形容該名男子,這樣的字眼不僅犯了歸因偏差的錯誤,也加深大眾對身心障礙者的成見。該則報導說,「男子領有輕度智能障礙手冊」,姑且不論事實真假,以心理專業的角度來說,智能障礙指的是智力受損,影響認知與判斷能力,與精神障礙的脫離現實並不一樣。「憨男」二字更明顯有貶抑調侃的意味,不適合做為新聞用語。

事實上絕大數的智能障礙人士與精神病患,並不會觸犯妨害性自主罪,或者其他刑罰,但媒體在新聞事件裡,只要獲悉當事人領有身心障礙手冊,或者言行舉止異於常態,往往將犯罪行為歸因於身心障礙。「三重精障男持菜刀砍傷路人遭警開槍制伏」,「精障男車廂內大叫乘客恐慌逃離西門站」,類似的新聞標題層出不窮,社會大眾看多了,容易將精神病患與暴力、脫序、不可預期等負面字眼劃上等號。

身心障礙,或疑似身心障礙者,就算真的犯下治安事件,除非經過專業評估,確立行為因果關係,報導者不應主觀認定身心障礙導致犯案,否則就是一種標籤化與汙名化的報導方式。事實上性犯罪與偷竊的動機,通常起於人的私慾,與身心障礙未必有所關連,比如「返家缺盤纏躁鬱男破門竊錢購車票」這樣的標題,用「躁鬱男」來形容當事人,好像躁鬱症會引發偷竊行為一樣,其實此類舉動並非躁鬱症常見症狀。

一位頭髮染紅,身材瘦高的男子,在超商順手牽羊被捕,警方在他皮夾內發現身心障礙手冊,媒體不會使「紅髮男(或者瘦高男)行竊遭逮」這樣的描述方式,同理,也不應用「精障男」、「躁鬱男」來形容新聞當事人。

歧視往往源自無知,幾個月前太陽花學運期間,王姓牙醫師與警察對峙時,突然倒地不起,手腳抽動,有媒體望文生義,認定王醫師罹患癲癇,結果引發衛生局關注,甚至考慮撤銷他的醫師執照。事實上抽搐與癲癇並不一樣,媒體如果不清楚醫學名詞定義,可以用日常用語來形容,比如手腳抽動,而非逕自扣上病名。針對撤照一事,衛生局考慮引用醫療法的「重大精神疾病」條文,但癲癇基本上是一種神經疾病,大部分患者並無精神障礙,此點媒體在報導上可予以澄清。

聳動的標題或可增加閱聽率,但媒體的偏頗用語往往傷害身心障礙者及其家屬。幾年前有安親班老師嫌學生太吵,以過動症藥物利他能餵食學生幼童,媒體報導時,把利他能比喻成「兒童古柯鹼」,引發眾多家長與專家反彈。過動症的診斷與用藥,都須經過醫師嚴謹與審慎的評估,怎麼可能讓孩子服用「古柯鹼」?媒體該做的,是將利他能的藥理作用講清楚,而非增加民眾疑慮。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規定,媒體報導身心障礙者,不得誤導閱聽人,或引發歧視或偏見,這是身心障礙者媒體傳播權的基本保障。除此之外,媒體更應引領社會大眾,使用進步的名稱來稱呼身心障礙者,比如精神分裂症已經在幾個月前正式更名為思覺失調症,媒體在報導上應該使用新名稱。

媒體使用身心障礙者可以接受的新名稱來稱呼他們,有助於去汙名化。近年來最成功的疾病正名運動是失智症,男女老少都已熟悉,但仍有少數媒體依舊使用「老人癡呆症」這樣的舊名,相當不應該。比較少人知道的是,癲癇也取英文病名的諧音,正名為伊比力斯,而自閉症改叫肯納症,肯納是發現自閉症的醫生。

近來有些媒體被流行用語影響,在報導上使用「腦殘」、「很瞎」這類字眼形容當事人。用身心健康的殘缺來罵人是不雅字詞,媒體不宜媚俗跟進。

為身心障礙者開一扇公平的窗,讓陽光照耀進來。

文章標籤

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兒童英雄【國語日報 2014.10.15】

今年諾貝爾和平獎頒給巴基斯坦的馬拉拉與印度的沙提雅提,兩人為了爭取兒童權利犧牲奉獻,都是偉大的英雄。

馬拉拉今年才十七歲,已是舉世聞名的兒童受教權鬥士,她在十一歲時受到父親的啟發,寫部落格、接受媒體訪問,將塔利班搗毀學校、禁止女童就學的暴行公諸於世,獲得國際迴響,結果引來暗殺報復,身受重傷,幾個月後才康復。

沙提雅提三十年來將八萬名印度兒童,從工廠、馬戲團拯救出來,免於奴役勞動。沙提雅提現年六十歲,但他小時候就立志幫助可憐兒童,讓他們可以跟自己一樣快樂上學。

沙提雅提六歲入學第一天,看見學校大門外有一個跟他同樣的年紀的男童,蹲在父親身旁擦鞋,他鼓起勇氣詢問:「為什麼男童不能念書?」那父親無奈地回答:「我們天生就是做工的命!」

「為什麼我可以上學,他卻必須整天勞動?」年幼的沙提雅提在內心發出疑問。大學電機系畢業以後,原可擔任工程師,但他放棄大好前程,選擇創設公益組織,開始營救童工。

沙提雅提一聽到哪裡有受虐童工,就帶領同志前往搭救,經常與雇主發生衝突,甚至幾度被毆打到頭破血流,斷腿倒地,但他無畏無懼,勇往直前。

兒童也能感受人間的不公不義,為了改變世界而做出英雄舉動,馬拉拉與沙提雅提做了最好的示範。

文章標籤

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中市連選委會也吊車尾【自由時報 2014.10.13】

台中市長候選人林佳龍的選舉政見,「台中市升格已經四年,現任市長滿意度年年墊底!」被台中市選委會要求修改,理由是該項政見「妨害名譽」,而選罷法五十五條之三規定,「候選人競選言論不得觸犯刑事法律」。 天大的笑話!如果講胡志強滿意度墊底是妨害名譽,那麼實施調查的遠見雜誌就是首謀,因為林佳龍的政見出處就是該單位的民調,而所有報導與轉貼該項調查結果的媒體、網友與市民,豈不都是共犯?

台中市副市長、選委會主委蔡炳坤辯稱,「該政見說別人不好且非事實」,難道林佳龍把政見改成「現任市長滿意度年年居冠」就可以刊登?台中市因為胡志強的施政,城市名譽變得那麼不堪,但胡的團隊關心的就是他一人的名譽。

事實上在選監小組會議當中,該政見已被接受,是到了台中市選委會才被退回。依照這樣的邏輯,候選人在政見發表會的講稿是不是也得先送審,所有「妨害胡市長名譽」的言論一律刪除?還是如果候選人批評胡的施政,當場予以消音?

看來台中市不只市長施政墊底,連選委會都是吊車尾!

文章標籤

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書影響一生【國語日報 2014.10.08】

最近網路上流行分享好書,許多人紛紛列出影響自己的十本書。書本是作者智慧與經驗的結晶,讀到一本好書,不僅是心靈的享受,也可能因此改變一生。

一本好書能將宇宙萬物的奧秘,呈現在讀者眼前,引發探索的好奇心。愛因斯坦年少時,讀到暢銷科普書籍《自然科學通俗讀本》,作者在書中鼓勵讀者,想像自己化身電流,沿著電報線奔馳的場景,因而給了他光速旅行的靈感,埋下構思相對論的種子。

一本好書也能在一個人徬徨困惑時,點起一盞明燈,照亮前程。李遠哲高一時因病在家休養一個月,病魔的打擊讓他開始思索人生的意義與目標,就在這時他讀到了《居里夫人傳》,為其獻身科學的熱情,與不將成就據為己有的情操感動不已,而決心見賢思齊,投身化學研究。

一本好書甚至能穿越時空,開拓讀者的視野,形塑嶄新的世界觀。十九世紀,美國的梭羅在湖畔小屋靜靜寫下《公民不服從》,幾十年後這本書震動國際,影響了甘地與金恩博士,進而促成印度獨立與黑人民權運動。近來的香港佔中運動,也受到梭羅的啟發。

書海浩瀚,而人的時間精力有限,慎選好書應該是閱讀的第一步。好書可由專家學者的建議得知,也能參考師長、同學或網友的意見,但最終還是要自己做出判斷,挑出值得細讀的好書。

文章標籤

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手的智慧【國語日報 2014.10.01】

台北傳出情殺案,一名擁有碩士學歷的年輕男子,不願女友求去,竟然持刀當街將她砍死。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愛情的滋味迷人,千古傳頌,也因此愛情的挫敗總是帶來苦澀。不少年輕男女欠缺分手的智慧,愉悅墜入情網,卻是痛苦離開,甚至釀成暴力事件。

愛情是一門重要的人生學分,分手是其中最困難的課題之一,從小就應培養正確的處理觀念。根據調查,台灣五到八年級學生,四分之一談過戀愛,其中多數不懂分手技巧,也不會向父母求助,有人甚至模仿偶像劇,「給對方一巴掌」。

談戀愛是兩人的結合,要分手也是雙方的事,必須尊重彼此感受。分手前,應先傾聽對方想法,了解期待,澄清誤解,然後委婉提出自己的決定。真誠溝通,耐心處理,並嘗試讓對方知道,分手並非否定一個人,而是自己有了不同選擇。過程裡,若對方出現失控傾向,應向家人師長求助。

被分手的一方,難免有負面情緒反應,震驚、抗議、沮喪,都不少見,然後漸漸恢復平靜,重回生活軌道。分手的衝擊如果超出自己承受範圍,學業、工作與身心健康受到影響,可尋求心理專業協助。

愛情的真諦在於創造兩人幸福,而非雙方受害。當愛情存在,享受甜蜜滋味,而當愛情消逝,也要彼此祝福,帶著美好的回憶離去。

文章標籤

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德勇氣【國語日報 2014.09.25】

一位屏東老農夫,見到附近工廠鬼鬼祟祟提煉食用油,勇敢向衛生單位檢舉,雖然起先未獲重視,他鍥而不捨,繼續投訴,終於讓地下餿水油工廠曝光,避免更多民眾吃到劣質油品。

道德勇氣是面對不公不義的事情時,敢於挺身而出的膽量與氣魄。十一歲的馬拉拉,目睹塔利班政權關閉學校,禁止女孩讀書,她在部落格寫下抗議文章,獲得全球媒體重視,促成了家鄉的改革。

老農夫不擔心油廠老闆報復嗎?馬拉拉不害怕塔利班的槍砲嗎?兩人都不是天生英雄,但道德勇氣引領他們,在面臨是非抉擇時,即使內心有所恐懼,依然緊握雙拳,堅持做對的事。

道德勇氣可以讓一個渺小的平凡人,做出對抗龐大組織的壯舉。十七歲的美國高中女生卡瓦納,兩年前在期刊上發現,可樂公司在飲料中添加的溴化植物油,對人體有害,於是在網路上發起連署活動,獲得二十萬人響應,終於促使可樂公司放棄使用該添加劑。

揭發不公不義,未必得到實質好處,但看到社會因而更加進步,內心的欣慰才是無價的報酬。近來最有名的揭密者當屬美國前情報局雇員史諾登,他為了揭發美國政府透過網路監控人民的秘辛,被迫流亡海外,依舊無怨無悔。

當需要自己挺身而出的時刻到來,發揮道德勇氣,不僅造福別人,也提升了個人的生命價值。

文章標籤

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手刃病榻愛妻 照護者悲歌【聯合報 2014.09.19】

二○一○年,台北市的王老先生釘死罹患巴金森氏症的老妻,遭判刑九年,沒多久死在看守所裡。一三年,新北市曾姓退休士官長,照顧失智老妻心力交瘁,以菜刀砍死老妻並自戕,被判兩年徒刑。

日昨一位顧姓老榮民,不忍罹患腦膜炎的老妻受苦,在醫院將她砍死,欲自殺時被阻止。

兩年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愛.慕》也演了幾乎如出一轍的故事:老先生照顧失智失能的老太太,心力交瘁之下,選擇殺妻後自殺。這類「慈悲殺人」的動機是愛,卻是以這麼兇殘的方式處理,讓人唏噓不已。

如果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人間最美畫面,那麼「手刃愛妻,共赴黃泉」,就是世上最悲慘的事。照顧失智失能家屬,非常辛苦,而老先生照顧老太太的組合,更需要特別關注,因為男性通常比較不習慣照顧者的角色,突然要幫人把屎把尿,容易手忙腳亂。此外,男性也不擅長開口求助,當照顧上發生困難,很多時候自己閉門造車,把小問題想成了世界末日。

照顧疲乏的跡象,包括沮喪、焦慮、失眠等,這時應該請其他家屬分攤照顧責任,並轉介心理衛生人員提供協助,以避免發生憾事。

這類案件純粹是照顧者的悲歌,也是社會必須補強照顧體系的警訊,進入司法審理後,應體察照顧者的辛苦,並了解犯案當時精神狀態,而非當成一般殺人案處以重刑。

文章標籤

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揩油圖利害人害己【國語日報 2014.09.17】

台灣爆發餿水油事件,商人回收食用油,加工後販賣,造成消費者恐慌。食用油單價不高,揩油之舉往往只為貪圖小利,卻造成極大危害。

食用油是家家戶戶的日常用品,一旦出事,牽連極廣。近代最嚴重的一次食用油中毒事件發生在一九五九年的摩洛哥,商人將飛機引擎的清洗劑攙進食用油販賣,導致一萬人身體癱瘓。

一九六八年,日本出現民眾皮膚發黑、結膜充血,甚至死亡的怪病,調查後發現,原來是米糠油在煉製過程遭到多氯聯苯汙染所致。日本發生油害以後,台灣業者依然便宜行事,使用相同煉製方式,結果在一九七九年爆發多氯聯苯中毒事件,導致上千人皮膚與神經系統嚴重病變,毒素還傳給胎兒,貽害下一代。

毒油吃進體內,未必立即發病,當社會開始警覺,油品早已滲入眾人體內。一九八一年,西班牙商人將工業用油菜籽油精煉以後,當成食用油販售,因為煉油過程未能去除有毒化學物質,造成幾百人中毒死亡。

一九八五年,也是中秋節前後,台灣發生第一起餿水油事件,油行收購養豬餿水,提煉成食用油,造成食品業重創,犯案者也被判刑。去年台灣爆發以棉籽油冒充橄欖油的事件,油廠老闆被罰十幾億元,還有牢獄之災。

食品衛生攸關國民健康,業者應該拿出良心,切勿因小失大,害人害己。

文章標籤

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懷念李香蘭【自由時報 2014.09.15】

李香蘭,也就是山口淑子,一百年來唯一一位橫跨中台日,走紅三地的電影演員與流行歌手,在日本過世了,享年94歲。李香蘭與台灣及中國的淵源頗深,但李香蘭三個字最近一次出現在台灣媒體,已經是二十幾年前的事。1990年張學友發行了一張粵語單曲「李香蘭」,歌詞描寫李香蘭的照片引發觀者的懷舊心境,到了台灣被改成「秋意濃」,但「李香蘭」這首歌在台灣還是聽得到。原曲是玉置浩二的日本歌,與李香蘭沒什麼關係。

 

李香蘭之所以幾乎被台灣人遺忘,原因之一,當然是因為她非常長壽,她走紅藝壇已經是70年前,二戰年代的事了。李香蘭演了幾十部電影,但她最大的成就在於演唱,代表作在中台日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也就是「夜來香」、「何日君再來」等

 

。「夜來香」的原唱是李香蘭,而「何日君再來」雖是周璇原唱,卻是李香蘭將它唱紅,至於鄧麗君翻唱,則是更後來的事。

 

李香蘭紅遍中台日的歌唱成就,大概只有鄧麗君堪可比擬,但鄧麗君始終未曾踏上中國土地。李香蘭於1920年出生在中國東北,父母都是日本人,因為工作的關係被派到中國遼寧,在那裡生下李香蘭,她的日本本名叫山口淑子。李香蘭這中文名字,乃因她被父親的李姓中國結拜兄弟收為乾女兒,於是以李為姓,取了中國名字,後來也是她的中國藝名。當時另有一位在中國很出名,取日本名的滿州女間諜川島芳子,跟山口淑子是不同人,雖然兩人認識。

 

李香蘭於1938年,18歲時,最先在當時的滿洲國拍電影與出唱片,她容貌秀麗,靈氣逼人,中日語都非常流利,很快受到歡迎。1941年,還沒走紅全中國的李香蘭來到台灣,在西門町成都路,後來的大世界戲院,隨電影登台演唱5天,受到台灣人瘋狂歡迎,戲院門口爆發嚴重推擠。

 

1942年李香蘭到上海發展,她以清麗優美的女高音,將中文流行歌曲提昇到了一個新境界,「夜來香」、「何日君再來」、「海燕」、「蘇州夜曲」,都十分暢銷,成為與周璇、白光齊名的歌后。由於她的中文實在太過標準,中國歌迷還以為她是中國人。

 

1943年,李香蘭演出了以台灣為背景的電影「莎韻之鐘」,同名主題曲由渡辺はま子演唱,電影與主題曲在台灣都引起極大迴響,成了家喻戶曉的明星。「莎韻之鐘」演的是發生在1938年,宜蘭南澳山區,泰雅族少女莎韻為了幫日本老師揹負行李下山,不幸跌落南澳溪溺斃的故事,這事件對台灣文化有既深且廣的影響,但沉寂了幾十年,沒什麼人知道,直到前幾年因為林克孝為了尋找莎韻之路而罹難,才再度被台灣社會提起。

 

1945年中日戰爭結束,李香蘭被當成漢奸抓了起來,後來中國當局弄懂她原來是日本人,才釋放了她。1946年她離開中國,回到了日本。李香蘭回到日本以後,以本名山口淑子繼續其演藝生涯,演了許多電影,包括黑澤明導演的「醜聞」,但唱片發行就比較少。1958年,山口淑子踏入政壇,成了日本國會參議員,也結束了她的演藝生涯,那年她才38歲。

 

如果不是她過世的消息傳來,台灣人恐怕不會知道李香蘭還在世。今天80歲以上的台灣阿公阿嬤,不少人都聽過李香蘭的電影「莎韻之鐘」的主題曲,因為那首歌是當年日本時代,小學必教的愛國歌曲。我的一位失智阿嬤病患,她如今能唱的唯一一首歌,就是小時候習得,記在腦海深處,永誌不忘的「莎韻之鐘」。「莎韻之鐘」的作曲者是日本演歌之父古賀政男。

 

李香蘭曾經在台灣受到那麼大的歡迎,但幾十年來,台灣社會幾乎忘了她,她似乎也不曾再踏上台灣土地,令人遺憾。如今她過世了,或許是台灣重新記起、懷念這位一代歌后的機會。

 

文章標籤

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換署長 不換屎藥【自由時報 2014.09.12】

餿水油事件延燒全台,媒體傳出食藥署長葉明功將會下台謝罪,然而衛福部長邱文達卻表示「沒討論此事」,實在太扯。葉明功與邱文達如果有一點羞恥心,兩人都應立即引咎辭職。

餿水油事件發展至今,已經不是單純的食品衛生問題,當民眾為了退貨,與餅店店員爭吵,甚至當眾要人家把餅吃下去,那店員含淚咬餅的鏡頭,看了實在叫人心痛。曾幾何時,人心敦厚的台灣,被你們這些無能官員搞成率獸食人、彼此交相賊的社會。

整個餿水油事件,不肖地下油行、疏忽的油商與餅店、地方衛生單位應該負責固然沒錯,但中央衛生主管機關必須負起督導不周的最大責任。食管法修了,食藥署改制了,甚至去年也爆發了黑心棉籽油事件,為什麼食藥署到強冠查了五次,都沒有查到餿水油?甚至「食品來源追溯追蹤」草案,竟然未將油品列入,可見食藥署根本不把油品衛生放在眼裡。

葉明功上任前自豪地說,家裡已多年不吃油,難怪他不在乎油品安全。食藥署是台灣的FDA,在美國,只要經過FDA衛生認證,民眾都吃得放心,如今食藥署連讓民眾開心吃個中秋月餅的能力都沒有,葉明功不會覺得慚愧嗎?邱文達拔擢葉明功,也有督導之責,如今出了這麼大的食安紕漏,整個台灣變得非常不衛生,為什麼不用下台?

文章標籤

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