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中國時報 (11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挺民主 可減焦慮【中國時報 2011.12.29】

即將投票,不少人的選前焦慮症攀上高峰,心身症門診裡常有病患愁眉苦臉詢問:「醫生,如果某某人落選,怎麼辦?」

台灣人熱中選舉,有如歐洲人瘋足球,決戰前夕,日夜守著最新選情,心情隨著民調數字起伏,荒廢作息、冷落家人也不顧。看到媒體報導有利於自己支持的候選人,額手稱慶;聽見旁人讚許敵對陣營,嗤之以鼻。

總統大選,對於有焦慮傾向的民眾而言,實為重大壓力事件。過多的選情資訊,造成腦力超載,容易影響睡眠與情緒,導致讀書工作無法專心。但要這些人不看不聽也很難,其實過度的焦慮往往來自得失心太重,不妨轉念用另一種態度看待選舉。洋基紅襪世界大賽,不管誰勝誰負,主辦單位大聯盟都是贏家。同理,明年一月十四日不管開票結果如何,都是台灣民主的勝利。挺藍挺綠挺橘,不如挺台灣民主,就不會為了誰入主總統府而焦慮不已。

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宇昌案烏龍 應誠實面對【中國時報 2011.12.14】 

經建會主委劉憶如坦承宇昌案文件日期標示有誤。無論出錯的原因為何,對馬吳衝擊,恐將超過民進黨的「兩元柿」。

該分文件以英文紀錄,但封面附註的日期卻是中文,要說是當初筆誤,何以所使用的語言不同?況且民進黨出示的版本顯示,該欄位原本空白,並無日期標示。而如果是後來添加,是有意介入這波揭弊動作,還是數個月前就已誤植?國民黨必須誠實以對,將事情的原委說清楚。

從農舍、猛男秀,一直到宇昌案,國民黨打得起勁,但雙英民調數字始終無法拉開,顯見此種策略在這次大選不能奏效。負面選舉,殺人三千自損一萬,朝野都應記取教訓,在僅剩的一個多月將選舉主軸拉回政策討論的正軌。

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追問機制 可杜絕實問虛答【中國時報 2011.12.05】

首場總統大選辯論,熱鬧有餘,深度不足。不僅不如去年的ECFA雙英辯論,更遠不及美國總統電視辯論。

議題太過分散是最大原因。兩個多小時,要涵蓋政經社各層面,根本無法聚焦,導致大部分議題蜻蜓點水。可比照ECFA辯論,挑選一、兩個重要領域做為主題。

候選人之間的交鋒、媒體提問人與候選人的互動太少。每個問題只有一問一答的機會,導致實問虛答、迴避問題的情形太多。應加入追問機制,讓提問者可針對回答進一步批判。

開頭與結尾的演講,候選人普遍讀稿,淪為幕僚的作文比賽。可省去頭尾綜論,或者保留其一即可,留下更多時間給即席問答。要當總統的人,應熟稔政見,直視選民,侃侃而談;念稿子只會給人高高在上的印象,也讓演講內容流於艱澀冷僻。

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情色表演標準要相同【中國時報 2011.11.26】

法國瘋馬獲准來台表演「露三點精緻裸體藝術」。其實這類表演,只要管制好觀眾年齡與場地,應一律開放,而非重洋輕台。

藝術與色情、精緻與粗俗的分野,永遠沾染階級色彩,不脫知識分子的偏狹觀點。花大錢、喝紅酒,看洋妞沒穿衣服不違法;穿拖鞋、擠廟會,看花車女郎袒胸露背就得被警察驅趕?著名的紅磨坊所在的巴黎皮嘉樂區,街上充斥著性玩具、色情片、春宮秀店面,背後的暗巷,更是性交易的大本營。要欣賞藝術,何須涉足這類區域?

瘋馬可演,本土脫衣舞也應解禁。台灣繼續禁止這類軟性色情表演,不代表道德較高,而是社會根本沒有能力處理性需求商品化議題。檳榔西施怪現象何時興起?不就是八○年代全台盛行的牛肉場被消滅以後嗎?

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尊重外傭 台灣做到了嗎?【中國時報 2011.11.14】

外交官劉姍姍涉嫌虐傭在美國被逮捕。劉員在數月前菲傭逃跑時,還主動報案,接受約談,卻意外被拘留,可見她根本不認為自己有不法。

劉員的罪行是「要菲傭每周六天、每日十餘小時工作,扣薪扣護照、裝監視器、斥喝怒罵」等,但依筆者(從事老人醫療)所知,許多在台灣工作的外傭處境更艱難。或許,出身台灣的外交官,看慣了家鄉人對待外傭的方式,因而不覺得這樣有什麼不妥。

職務不符(名為看護,實乃雜工)、超時工作(全年無休照顧老人)、變相減薪(高額仲介費)、扣留護照以防逃跑(美其名為保管)、把外傭當賊(裝監視器、電話側錄)等,在台灣比比皆是。美方以「奴役」字眼譴責劉姍姍的行為,如果他們知道台灣現況,恐怕會更驚訝。

台灣人必須改變觀念,尊重外傭的勞動人權,以免貽笑國際。

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理醫師忌與病患談戀愛【中國時報 2011.11.02】

師生關係就是教學媒介的一環,一旦沾染情愫,將扭曲教學態度,傷害教學品質。

 學生對老師,總是懷抱大量的正面心理投射,舉凡尊敬、仰慕、信任,無一不是滋養情愫的溫床。唯其如此,師生更須謹守界線,否則「關愛變成情愛」,表面上傳道授業,腦海裡全是打情罵俏,教與學雙方根本難以為繼。

 老師在校不只負責上課,更是學生的生活導師,經常得傾聽學生的私密心事,這部分的角色實與諮商輔導人員無異。心理醫師不得與病患談戀愛,已是業界共識,擔心的就是利用當事人脆弱之時,偷渡私人感情。

 師生戀雖然不宜,但愛意的萌發隱微細膩,外人難察,教育部想用法條來嚇阻,不僅面臨舉發的困難,也惹來侵權的爭議。應喚起老師的倫理意識,用同儕共識與內控機制來防止踰矩行為。

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34屆 時報文學獎-百龍之島 【中國時報 2011.10.23】

世上確實曾經有龍,不信,來馬祖一趟,深入任何一座地下坑道便知。過了千萬年,龍身風化,龍魂散去,留下一座座龍穴,空掉的花崗岩龍棺。

 初春的馬祖多霧,前一晚才剛仰望晴朗的夜空,擔心擁擠的銀河掉落幾顆星星,頗有伸手護住頭頂的衝動,豈料,第二天清早醒來,整座島嶼已籠罩在白紗之中。起霧了,茫茫一片,能見度不夠,設備簡單的南北竿機場就得關閉,而像我這樣來馬祖出差幾天的旅人,行程全被打亂,離開的情緒橫遭斷電,只能釋放想像的鴿子,代替受困的身軀飛上青天。

 馬祖列島,大大小小三十六顆珍珠,迤邐海上,隊形如濺散的水滴,標誌著遠古地質事件。億萬年前,天搖地動的夜,熔岩破海射天,汨汨火紅,在頂空燃亮一朵血色之花,如神之怒,那年北半球因此出現一整季永晝;攝氏兩千度的岩漿灑落洋面,水汽蒸騰爆散,海平面瞬間下降數米,揭露冷凝成形的花崗岩諸島。

 世上確實曾經有龍,不信,來馬祖一趟,深入任何一座地下坑道便知。彼時,地球甫自創世的氫爆平撫,地殼薄如嬰兒囪門,海水滾燙如沸,唯天空適合龍族翱翔。當穿透南北極的縱貫斷層傾聽了誰的召喚,掀起十四級強震,逼迫埋藏地底的岩漿巨砲高射入雲,引來一陣腥風血雨,遂令飛龍折翼,裹著火衣墜落太平洋濱,像一尾尾下油鍋的炸明蝦。千萬年後,岩石冷卻,封凍了一百零八條好漢,從此潛龍勿用。又過了千萬年,龍身風化,龍魂散去,留下一座座龍穴,空掉的花崗岩龍棺。

 總面積三十平方公里的馬祖列島,以破紀錄的高密度承載了一百零八條坑道,是謂百龍之島。軍演的清晨,旅人的客居之夢被超重低音震裂了一角,說是實彈操練,半夢半醒之間,我卻以為自己聽到了地龍嘯吟,為那千古遺恨兀自悲鳴。醒來才想起,日前遊歷北海坑道,幽暗綿長的洞穴早已不見龍蹤,只有龍形拓印在花崗岩壁──那佈滿牆上的小坑凹,標誌著人力斧鑿的痕跡,千萬亮片在探照白燈之下閃爍,不正是一片片龍鱗?遠遠的洞口透著海面反照的亮光,豈非一雙眈眈龍眼,恆常看穿時空,注視著宇宙的起點?

 馬祖列島早已脫下軍服,一百零八條坑道卻彷彿遺失退伍令的老兵,依舊直挺挺地日夜站哨,等待永遠不會到來的敵人。事實上,馬祖從未有過戰事,當年多少艦艇進出龍腹,都只是演習,我因此不願稱她為戰地之島,寧可用神話來妝點她。比如,八八坑道貯存了五十萬斤老酒,那紅寶石的色澤、濃可黏口的液態,與神之體味的香醇,豈止瓊漿玉液,根本是一罈罈龍血。

 起霧了,又何妨?霧是島嶼宿醉未醒的囈語,彷彿好客的主人臉頰酡紅地說著:「再喝一杯老酒吧,是我教機場打烊的!」雲從龍,起霧了,或許逡巡在馬祖列島上空的百龍,想在我耳邊悄悄說些什麼呢!

 得獎感言

 我因支援離島醫療,到過馬祖數次。戰爭與和平,交會在優美的海中公園;自然與人文,匯聚於堅硬的花崗岩島。山風海雨,曉日夜星;天踞雄獅,地藏巨龍;沙灘如金,石屋懷古;更有香醇老酒、鮮美海鮮。馬祖的美,去過的人都稱道,但馬台交通受制於天候,離開的人多抱怨,請給馬祖一座夠好的機場!

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擴大評審參與 更具說服力【中國時報 2011.10.23】

看了一晚的金鐘獎頒獎典禮,最讓人意外的,就屬火紅連續劇《犀利人妻》的男女主角意外雙雙槓龜了。該劇製作人事後抱怨:「難道要鼓勵大家製作低收視率的節目嗎?」網路上也頓時罵聲連連。

 電視乃流行文化,大眾的鑑賞能力未必遜於專業評審。為了避免選出只有少數評審中意的冷門節目,美國的電視艾美獎特別加入了普選機制,也就是入圍名單的產生,須先由上千名電視學會會員憑印象投票,第二輪才由專家從中擇定得獎者。在此過程中,收視率有加權效果,收視差的節目看的人少,得票自然低,難以擠進入圍名單。

 類似今年金鐘獎的狀況,在金曲獎、金馬獎也屢見不鮮。藝術創作的好壞,純屬主觀判斷,唯其如此,更須藉由周延的評審過程,讓得獎名單更有說服力。加入同業普選,擴大評審參與,當可兼顧叫好與叫座。

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器官移植 應師法西班牙【中國時報 2011.10.14】

台大柯文哲醫師在立院報告愛滋器捐事件時呼籲,衛生署應統一移植事權,淺見以為全球引為典範的「西班牙模式」可資借鏡。

 西班牙的器官移植做得又多又好(器捐率是台灣五倍,今年授命引領歐盟改革),主因在擁有綿密體系。中央設有「國家器官移植組織」負責制定臨床指引,整合各醫院;該組織在全國加護病房設有器捐協調人,由相關科別醫師兼任,一有適合個案立即啟動器捐機制。

 以這次被罵得臭頭的器捐協調師來說,在西班牙就有三類,分別負責勸募、器官分派與臨床醫療(須經考試認證),不像台灣讓一名約聘護士扛起。在西班牙,移植資料採分佈處理,也就是病患的病歷、檢驗數值存放於原就診醫院(醫療人員熟悉的方式),而非像台灣一樣登錄於中央平台(當資訊系統不夠好時反而多了出錯機會)。

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治酒駕 嚴懲、治療並重【中國時報 2011.10.06】 

酒駕致使消防員被截肢,修法重懲的呼聲四起,但除了祭出刑罰以外,減少酒駕的對策還有施以治療一途。

 台灣的酒駕罰則不能算輕,何以這幾年相關事故發生率依然居高不下,無法嚇阻那些「頑固的」酒駕者?其實是因為他們生病了,難以自控飲酒行為,當癮頭一犯,心思被杯中物占滿,早就把嚴刑峻法拋諸腦後。研究顯示,高達三成的酒駕是累犯所為,而這些人大部分都有酒癮疾患。

 目前部分司法單位對於初次酒駕者施以教輔,也有少數累犯被勒令接受酒癮戒治,但在國外,所有被查獲者都須接受心理評估,若符合酒精濫用或依賴之診斷,須自費治療,必要時甚至得住進全日型戒酒村。政府思考修改《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強制酒駕者接受評估與治療。

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特教性侵 防治系統在哪?【中國時報 2011.09.24】 

電影《聽說》裡,男女主角浪漫地用手語談戀愛,但現實中,南部某聽障學校的數十位孩子,卻長期淪為性侵的加害與被害人,處境堪憐。

 研究顯示,聽障兒被性侵比率是普通人的三倍,最大原因在表達困難,哭喊無語,即使申訴了,也經常不被採信。

 聽障青少年處理自身情慾的能力與資源比一般孩子貧乏,聽障生的性教育須投注更大心力,但新聞中的學校不此之圖,竟還放任不當性行為蔓延,導致同儕相互侵犯。性侵與被性侵的同學都應立即接受治療,但醫療人員不擅手語,溝通倍感吃力,聽障孩子經常得不到充足的心理支持。應動員國內兒童心理機構,共同進入校園普查追蹤。

 總之,特教生被性侵的問題切莫以個案看待,整體防治系統都須徹底檢討。特教單位內師生權力落差大,容易吃案,應有外控防弊機制。

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滋註記 誰還敢受檢【中國時報 2011.08.31】

台大誤植愛滋器官,有人建議以「健保卡註記愛滋」防範,但此舉恐將引發更大災難。

 姑不論侵犯隱私的倫理爭議,光從實務面說,病患的愛滋資料若登載在IC卡上,醫療人員隨手可查,易使感染者因擔心病情外洩而更不敢就醫受檢,長此以往,將導致愛滋感染黑數增加,不利於防治

 愛滋患者連家人都隱瞞,根本原因在於相關的汙名與歧視太嚴重,他們深怕曝光以後引發社會排斥,被關進隱形牢籠。因應之道,在於喚起民眾正確認識、接納愛滋感染者,而不是用電腦註記將其逼到更偏僻的角落。

 比較可行的做法,是讓器官捐贈登錄系統與疾管局的資料庫連線,並責成移植人員於術前查詢病患感染紀錄,再與檢驗數據做核對,雙重把關。

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精神病患者 不宜刺激【中國時報 2011.08.21】

曾有資優身分的高二生將母親刺成重傷,情節雖然聳動,但箇中原委並非複雜的親子互動或課業壓力因素,而是精神病不規則治療導致的後遺症。

 臨床上,不少父母對於剛罹患精神病的孩子,心理上難以接受,不是拖延就醫,就是被主觀期待影響了判斷,吃了幾天藥症狀稍稍減緩,就以為孩子已痊癒而中斷治療。

 妄想思考的內容光怪陸離,但對當事人來說確有其事、是真的,因而做出偏離現實的舉動。在嚴重精神病狀態下,病患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與衝動,家人若發現其有傷人或自傷的傾向,不宜當面否定或訓斥之,這只會激起更大的反彈,應尋求醫療協助。

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挪威凶嫌 邪魔個性難解【中國時報 2011.07.28】

挪威屠殺元凶布瑞維克的行凶動機及其心智風貌,已成了歐美輿論與學界的關注焦點。到底是歐洲極右派興盛之下,「平庸的邪魔」(漢娜阿倫特之語)趁勢而起;還是人間淨土偶然突變出的個別病態人格?

 布瑞維克沒有犯罪紀錄,「在人群裡不引起注意」,甚至善待小動物(毫無反社會特質),為何這樣一個平凡到不行的人,會犯下如此欠缺同理心的愚行?布氏口口聲聲「為了拯救歐洲於倒懸」,卻對於死於他槍下的年輕生命毫無憐憫,正應驗了《卡拉馬助夫兄弟們》裡面的一句名言:「我越愛人類整體,我就越不愛個別之人。」

 翻閱他寫的萬言書可以發現,他文筆優美,思慮周密,絕非精神異常之輩;但文末所附的幾禎照片裡,他身著仿冒軍裝,像小孩子一樣舉槍炫燿,卻又如此幼稚離譜。如果不是最終採取如此冷血的手段,光聽他描述生死以之的「理想」,彷彿看到了一位欠缺現實感的革命家。對於這樣一位「來自陰間的唐吉軻德」,要如何解讀其人格養成,將是歐美政治界的熱門課題。

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建構長照體系 防老人自殺【中國時報 2011.07.06】

據衛生署統計,去年老人自殺率增加百分之七,達十萬分之三十五,是平均自殺率的兩倍以上。

 台灣老人的自殺方式以上吊與喝農藥居多(而非常見的燒炭),從手段激烈的程度可見死意之堅決,週遭的人應能察覺異樣,但何以仍難遏止?老人自殺,四成與身體罹病有關,兩成受喪偶或婚變影響,而經濟狀況也是加重因素之一,簡言之,伴隨老化而來的「貧病孤殘」,使其對人生絕望。

 如何預防?親友應多注意懷憂喪志的長者,協助其走出心靈迷宮,迎向生命的豐收季節!老人社福大網必須補強,讓「鰥寡孤獨廢疾」的老人皆獲妥善照顧,而其中又以長照體系最迫切。此外,九成自殺老人生前都曾就醫,應加強基層醫療的覺察能力,及時介入。

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分區名單 宜採開放式【中國時報  2011.07.01】

民進黨立委不分區名單出爐,輿論評價普遍不高,為什麼民眾一定得接受這份少數人決定的「

安全名單」?

     不分區制度的用意,除了反映政黨支持度以外,更可讓欠缺參選能力的好人選出頭,以擴大人民的政治參與,但民進黨卻提了不少「偷懶的」選舉熟面孔,佔掉了學界、社運、弱勢團體的名額。

     台灣的不分區席次,目前採用「封閉式名單」,也就是不分區人選事先由政黨擬妥,民眾只能照單全收,因此容易形成此種悖離民意的現象。有鑑於此,國外另有「開放式名單」的選法,民眾在選舉時可投給所有不分區的候選人,再依每人得票高低決定各政黨的不分區名單,如此一來,可讓不分區立委既代表政黨,又符合民意期待。

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陸生民主課 點滴在心頭【中國時報 2011.06.19】 

曾對蔡英文表達崇拜的陸生,事後備受壓力,只好向台辦做出自我檢討。該陸生曾問蔡,台灣為什麼要怕對岸?此一事件的效應本身就是最好的回答!

在座談會上,該陸生發言時曾數度轉頭叮嚀同伴,「這話不要傳回對岸!」當時在座的台灣同學哄堂大笑,以為不過是玩笑話,想不到後果真的這麼嚴重。在民主的台灣,人人都可對政治人物表達好惡,從來不須擔心「上級」不高興,陸生來台體驗了開放社會的氛圍,再對照自己所受的待遇,應該就是一堂最好的機會教育

     筆者看過座談會錄影,該生在會場上顯得興奮好奇,或許因而話多了些,相對的,也有陸生氣憤地比出不雅手勢。陸生來台,多少是一種文化震撼與認知衝擊,從教育角度來說,學校舉辦類似活動前,應提醒學生可能產生的情緒反應與調適方法,以避免不必要傷害。

 

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機場 馬祖觀光好起飛【中國時報 2011.06.08】

金馬戰地文化擬申請世界遺產。在爭取外人肯定之前恐怕得自問:有多少台灣人到過金馬,了解戰地之美?

 以馬祖為例,多數人還保有戒嚴時期的肅殺印象,其實馬祖根本是一座優美的海上公園!拿獨步全球的坑道來說,乃由官兵一斧一錘赤手打造而成,其景觀雄偉神祕,極富人文與觀光價值。筆者到過馬祖六次,每回必遊北海坑道,深入那幽暗蜿蜒有如蛇腹的地下迷宮,想像昔日艦艇進出、氣吞風雷的豪情。

 美麗的馬祖列島,每年吸引多少遊客?才八萬人!儘管政府努力行銷馬祖,但觀光人口成長仍有限。如果連國人都不支持,如何要外人來遊覽?筆者酷愛旅行,看過歐洲許多世界遺產,淺見以為馬祖的坑道絕對有競爭力,發展瓶頸在於台馬交通不夠便利,請給馬祖一座夠好的機場!

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推廣台文 多點耐心包容心【中國時報 2011.05.28】

英文有句俗諺說,「行動比語言大聲」,但就提倡台語文而言,恰好相反!台文學者與其疾言厲色逼人就範,不如用感人的作品引發學習興趣。

     台語文長期被打壓,導致民眾、甚至作家誤解台文,唯其如此,在推廣上更須多一份耐心與包容。好的文學作品,無聲卻有力,才是最佳宣傳!俄文在國際並無太多實用價值,但不少人因為一本《卡拉馬助夫兄弟們》,想要學俄文;筆者因為喜歡村上春樹,翻出塵封的日文課本,比學生時代更認真。

     幾百年前,義大利文也跟台文一樣,欠缺定版,讓人望而卻步,是但丁雜揉了方言與拉丁文,開天闢地寫下《神曲》,吸引了無數讀者,才讓義大利文廣被接納。其實,不少台文作家亦有此體認,選擇默默筆耕,逐漸累積讀者群。台文的未來是光明的,切莫「呷緊弄破碗」。 

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年國教「越補越大坑」【中國時報 2011.05.22】

「十二年國教草案」擬採七成免試保留三成「特色高中」(明星高中)仍考試招生,且全國分十七學區,考生可跨區應試,此舉形同走回頭路。

     早在民國七十年以前,高中招生乃由各縣市自行舉辦,當時的國中畢業生為了就讀理想學校,往往要離鄉背井到外縣市應考,而各招生單位也為了試務繁忙不已,後來才陸續改成「台灣省高中聯招」以及全國基測。

     「特色高中」雖僅三成,但報考者絕不會比現在少,反正考不上再去唸社區高中,這樣的制度有比較高明嗎?國教的精神就是全面免試入學,如果現實上不可行,一定要考試,那麼考多次不如考一次,分開考不如一起考,省得加重學生負擔。從教改經驗可知,如果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一動不如一靜,以免「越補越大坑」。 

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